设为首页
登录个人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主要栏目 -> 参政议政

给“归雁”一个“暖巢”

2022-03-15

——自治区工商联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


一段时间以来,着眼区域协调发展、呼应返乡创业诉求,国家相继出台政策,鼓励家门口就业创业、支持外出打工者“回流”“反哺”家乡。在银川市金凤区,有着4年海外打工经历的陈涛,以“一碗面代言宁夏美食”的坚守,让“西竹拌面”家喻户晓并走出国门。在石嘴山市惠农区,“80后”返乡人员陈晓燕创办的枸杞专业合作社,怀着“让枸杞树成为乡亲们勤劳致富‘摇钱树’”的初心,在推动枸杞产业成为燕子墩乡支柱产业的路上挥洒青春汗水。在吴忠市利通区,坚持“退伍不褪色”的退役军人马海军正盘算着新建工厂,带动更多人就近就业。在中卫市沙坡头区,回乡创业的陈振荣秉承“诚信为本”着力打造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,孕育了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梦想……他们或出于眷恋故土的“乡愁”情结,或看中故乡投资的政策吸引,或始于造福乡邻的使命感召,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资本、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返乡创业,播下创业种子、培育致富因子,在打赢脱贫攻坚战,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从过去的“孔雀东南飞”到如今的“春暖燕回巢”,在看到越来越多的“归雁”群体成为助力产业兴旺、带动乡亲致富的“乡贤”同时,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。一是创业项目不多。受技术水平、知识素养等多种因素影响,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项目多在住宿餐饮、种植养殖领域,同质化严重,市场和价格竞争激烈。二是创业基础不牢。草根创业者特别是无资产积累、无人脉资源、无长远规划的“三无”创业人员在贷款申请、联系销路等方面困难较大。三是创业资金不足。绝大多数创业者初始资金主要来源于打工积累,往往在创业初期就消耗殆尽,加之普遍缺少抵押物,贷款难度大,获得贴息贷款额度较低。四是创业政策不熟。对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,宣传渠道不畅,导致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低、覆盖面小。

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,发挥“归雁效应”,发展“归雁经济”,给归雁一个“暖巢”,有利于解决农村发展不足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劳动力流失等突出问题。

一是加强县域经济品牌建设固“雁巢”。以县域经济为依托,加快小城镇建设,突出产业引领,因地制宜鼓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,避免乡村创业“内卷化”。以小城镇或县城为跳板,将产品出售对象扩展到小城镇、县城乃至县域外,形成以城带乡、城乡互补的创业体系。各部门配合协调,全方位宣传本地优势特色创业项目及产品,做强县域品牌。

二是加深资源倾斜力度引“雁归”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,完善水、电、路、住房等硬件设施,打造良好的农村就业创业环境。发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、创业孵化基地等作用,积极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入驻并提供租金、水电、税收等方面便利,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。有效利用各类园区、闲置场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,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区、创业示范园,适当放宽返乡人员创业用地限制,解决返乡创业遇到的场地短缺、服务不配套等突出问题。

三是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增“雁羽”。创新对返乡创业人员的金融支持方式,完善信用评价机制,扩大抵押物范围,探索将土地经营权等纳入抵押范畴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金融“放管服”改革,指导金融机构建立返乡创业绿色通道,实行便捷获得信贷政策,争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服务项目。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,提高贷款额度,延长贷款期限。

四是加速创业服务平台推广助“雁飞”。简化返乡创业审批程序,设立专门服务窗口、优化业务流程,让“信息多跑路、创业者少跑腿”。建立返乡创业动态台账,开展返乡创业项目跟踪调查,及时为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创业成功率。建立统一的创业信息平台,及时发布创业就业政策、招工、销路、价格预警等信息,想方设法增强创业活力,激发“归雁”动力,释放“共赢”效应,放飞“共富”梦想。


责任编辑:
【回到首页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